2013/12/29

讀書報告#22~《明治洋食事始》、《想要買馬車》

之前看的是回到50年前,今回我再將時光推前去19世紀唷~



話說,很記得舊時歷史老師說,如果有個17世紀的人沉睡了一百年,到18世紀醒番佢一定會俾工業革命的成果嚇到傻眼了。而我邊看題目的兩本書邊在想,如果我住喺19世紀的江戶日本或法國巴黎,都應該會癡咗線。

先講《明治洋食事始: 日式炸豬排誕生的故事》。也是舊時讀歷史留下來的印象,總之1868年上下明治維新後就急速洋化,咁阻力係有既,但大家在培里叩關之後都明洋人船堅炮利,要嬴佢係無乜勝算,唯有學佢地既所長等自己強大起來再算。以我當年所認知的,比起同期祖國的同治維新,日本因為地小而本身的「文化借用者」本質所以洋化是順利的。

而我睇睇埋埋啲《信長的廚師》、《仁醫》等既日劇呢,都好似無提過此書經常提起的「長達一千二百年的禁肉令」﹗shock﹗真的嗎?書說人們覺得食肉(牛和豬是主打,雞鴨鵝好像無乜提過?)污穢,人們的主食都是飯、蔬菜和海鮮,咁當然都有人食豬和牛的肉既,但只屬少數,到江戶後期有人將牛肉煲當藥咁食云云,但generally海鮮才是主食的說。

呀﹗怎麼我總覺得食肉是主流呢?拉麵呀飯呀乜呀都有似架喎﹗ok,跟住書中所說慢慢探究。話說,明治政府中人覺得食肉是文明的表現,於是大力推廣,而其實當時主流雖然不接受肉類,但有些藩府因為同外國人打交道,而外國人來到日來無奶飲所以大為煩惱,於是就悄悄引進牛牛來,咁當政府開路推廣牛肉的時候就有channel提供鮮肉了。但當時的大眾還覺得肉是不潔的(除了有病時當藥食咁),最初阻力還是很大,加之於西餐的話江戶人不懂用刀叉(就說明治初期很多上流人士想學西餐禮儀,但半筒水之下攪到笑話百出),於是都不為人接受…當將大大舊的肉切成薄薄的肉片既時候,咦,又ok喎﹗慢慢牛肉鍋配日式湯底先流行起來。書說,很多時洋食都要配和式風味人們先接受起來,造就而家我地成日見到的洋食啦。

又原來,我成日以為流行好耐的日式炸豬排係由來已久的,但原來係昭和初年產品,最初人們慢慢接受牛肉時其實未接受豬肉的,而呢個豬排係用天婦羅的原理,加上日式粗粒面包糠去炸,切成一舊舊讓人們可以配白飯和椰菜絲夾住嚟食(啊﹗仲有那個獨特的汁﹗),免除了用刀叉之苦,又紅了起來﹗

好了,第三個傳說中的三大「洋食」係紅豆麵包,呀,我次次去都無食添。原來,當時人們覺得西餐的面包是吃西餐必備的,但人們吃不慣西式面包,在日本也找不到像外國的酵粉,於是都不太流行。但某日有人忽然諗到用紅豆做餡,得咗﹗大紅之後仲食為日本軍糧之選添﹗而人們仲發現麵包係可以放不同餡料入去,仲創製咗好流行的咖哩面包添﹗(這個我也沒有試…囧。)呀,原來《仁醫》入面用冬甩醫腳氣病係真架喎…

原來好多我一路覺得既野都唔係咁架喎,果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,而明治日本的西化也不是一天完成的…umum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自從喺誠品發現鹿島茂叔叔的《衝動購物日記》後實在睇得太開心,好想挑埋《明天是舞會》和《想要買馬車》,順住去日本之勢想搵吓有無日文版…但去親書店都搵唔到喎,卒之死死地氣去誠品買中文版了。

《明》是從女性角度出發,《想》是從男性角度出發,兩本都係講19世紀的巴黎,暫時只看了大半本《想》感覺…就是很有趣﹗一開始介紹了好幾本以19世紀巴黎為舞台的小說主角,我仲以為怎麼會係小說嚟既,原來作者從幾位主角離鄉上巴黎為起點,先從馬車,到住宿、膳食、造型、娛樂等介紹當年巴黎的生活點滴,雖然我沒看過成日出現的《幻滅》、《情感教育》等小說,《孤星淚》叫做看過吓電影啦,書中跟電影的情節又幾匹配架喎,實在…都幾污漕,umum…

最有趣的發現原來當年有伯爵(定其他封號?)為還債而將手上的皇家宮殿改裝成商店街,書中細緻描述商店街各式店舖,有乜歌劇院、咖啡廳、餐廳呀咁,每家店使費幾多,有乜賣有乜食,裝潢如何的極立體地呈現在眼前,我覺得好似在讀實境google map囉﹗呀,講番書中的這個甚麼迴廊的商店街,發現都幾似而家日本周圍都有的,有理由相信日本是參考巴黎的啦﹗

好期待《明天是舞會》又會係點既內容,努力睇呀﹗

以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要講幾句嗎?﹗XD